导语: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,目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:一是疾病预测防控,二是疾病诊断治疗。从国内情况来看,人工智能在疾病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正处于初始阶段,许多医疗机构已经开始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图像识别、机器视觉等技术。 过去十年,无论是重点药品监管目录的制定,还是合理用药考核,或是医保支付方式的变革,目标都有一个——以“价值医疗”为导向,践行“健康中国”理念。在这个大背景下,中国的医疗行业经历了深远变革,与之相伴的也是医疗行业战略的转型升级。 从药品溯源、储存到药机制造、医药调研,大数据、区块链、3D打印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得到中彰显。要下好医疗产业这一盘大棋,必须综合考虑软件、硬件、系统、设备、人才、机构等多重因素,科技元素作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,将为传统医疗产业完成现代化蜕变注入强劲“催化剂”。 2020年6月28日-30日,2020大健康产业(重庆)博览会/第五届双品汇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召开,会上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了医药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。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人工智能分会在《2019医药人工智能发展状况报告》(以下简称“报告”)中指出,由于成本高、误诊率高、疾病谱变化快、医生培养周期长、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和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加等客观原因,人工智能应用于医药健康领域已是大势所趋。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,目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:一是疾病预测防控,二是疾病诊断治疗。从国内情况来看,人工智能在疾病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正处于初始阶段,许多医疗机构已经开始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图像识别、机器视觉等技术。 从效果来看,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,主要是希望实现提高诊疗效率、降低误诊可能性的目标。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人工智能大大提高了医疗数据处理的深度和效率。借助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以及计算机24小时不知疲倦等运转优势,人工智能可以将医疗失误降低40%左右,这样就能更为全面、客观地确定病患的身体状况以及所适宜采取的治疗方案,帮助他们早日走出疾病阴影、重获健康。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一张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证明成了无数旅客的通行证。但由于区域之间医疗信息不互认,部分旅客不得不接受多次核酸检测。 实际上,突发公卫事件时出现的信息互认难,其核心在于医疗行业固有的信息孤岛。不只是区域之间存在医疗信息割裂的问题,同一区域内的医院之间,甚至是医院内的科室之间也存在医疗信息不互联互通的问题。 在疾病防控阶段,物联网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介入及智能血压计、智能体温心率测量仪、智能理疗仪等装备的应用,能够为医生开展工作提供助力,也为医疗信息互通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。概括起来,就是在降低医生工作强度的同时,减少漏诊与误诊的几率,为体检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影像筛查,实现信息互通,构建医疗资源的联动机制,打破既有的医疗信息孤岛、盘活产业链上的各类资源、强化技术的辐射基层能力、让更多的人享受医疗均质化的便利。而各辖区综合采取人工智能技术,也可以使某地的疾病筛查、诊断水平进一步提升,并有效地缓解地区间医疗资源紧张、医疗数据采集也共享的断链问题。从应用效果来看,规模化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今后医疗诊断的一个发展新趋势。 诊断、手术、制药、保心、脑机、康复,都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前沿阵地。拉好防控与治疗这根“弦”,将为全民拉起一张隐形防护网,让人们能够安心、舒心地生活和工作。 由于国内公共医疗管理系统的不完善,医疗成本高、渠道少、覆盖面低等问题困扰着大众民生。尤其以“效率较低的医疗体系、质量欠佳的医疗服务、看病难且贵的就医现状”为代表的医疗问题为社会关注的主要焦点。大医院人满为患,社区医院无人问津,病人就诊手续繁琐等等问题都是由于医疗信息不畅,医疗资源两极化,医疗监督机制不全等原因导致,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。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智慧的医疗信息网络平台体系,使患者用较短的等疗时间、支付基本的医疗费用,就可以享受安全、便利、优质的诊疗服务。从根本上解决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等问题,真正做到“人人健康,健康人人”。 来源:中国传动网
人工智能时代,进入智慧医疗时代是大势所趋
发布时间: 2020/7/4 14:22:26 浏览数:次
导语: